春之物语!七关键词直击《冰果》
春回大地,樱花飞舞,走在树木掩映的上学路上,微风中飘来若有若无的花香,身边是相交多年的朋友,还有充满好奇心的黑长直妹子……这就是《冰果》的世界。
这样如同梦幻般的情景,让人觉得远远看着都似乎是奢望。想象一下吧,如果是我身处其中,然后迎面走来一个记者,问了被左拥右抱的我一个问题:你幸福吗?我会微微一笑,然后发自内心地回答:我,很幸福!
当然,以上都只是出自我的妄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愿望,不同的人生,不过我有点好奇,折木君,为何你的表情能如此的淡定?

校园,高中生活。
高中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颜色?灰色,绿色,蔷薇色,还是五颜六色各取所需?折木君奉行着彻底的节能主义,没必要的事情绝对不去碰触,于是在他的眼中,世界似乎被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灰色,一副与世无争的得道高人的味道。
然而,老套的桥段,命运的相遇,千反田出现了。推开门,一个站在窗边思考人生的妹子转过身来,在你与我眼神交汇的一瞬间,世界那层自己涂上去的灰色被洗刷一空。所谓的节能主义,与世无争,由一个十多岁的高中生口中说出来原来是那样的肤浅和苍白。

推理,向现实伸出的触手。
不愧是折木君,虽然是半路出家,但丝丝入扣的推理还是让身为多年的柯南迷的我感到眼花缭乱,那思考时情不自禁做出的动作甚至让我有了一点福尔摩斯的赶脚!
好吧,其实我对推理漫并不钟情,我喜欢《名侦探柯南》是因为柯南的英勇无敌,喜欢《金田一》是因为美雪的喷血身材。我这个人,其实很肤浅的。
不过《冰果》中的推理似乎有所不同。对奉太郎来说,推理是他将自己溶入古典部与高中生活的桥梁;对作者来说,推理是他想要向现实中的人们传递心中想法的手段,才能、态度、与人相处、人生定位……

才能,伤人伤己的利器。
冰果社刊的故事,在第五集左右就做了一个完结,让我有点意外,也有点欢喜,因为我很讨厌牵着一根线就从头走到尾的套路。
之后的发展又让我有点意外,奉太郎对自身才能的疑惑和挣扎,里志的逃避和黯然,这不是发生在通往世界第一的强者们身上的热血故事哦,这只是普普通通的高中生生活。
如果说在奉太郎身上,我们还能找到一点妄想般的代入感的话,那么在里志身上,我们就完全无法直视了,因为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影子,羡慕他人,不甘,去努力但最终失败,强颜欢笑……
才能并不是什么夸张的东西,奉太郎的推理能力是才能,但是千反田的记忆力、里志的情报收集能力与行动力,难道不也是很棒的才能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过份的比较不是好事,处理不当容易伤人伤己。认清楚自己的定位,找到适合自己做的事才是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东西吧。

友情,最重要的隐藏篇章。
同学并不等同与朋友,更不用说一生的好友了。每个人的学生生涯都有着上百个同学,但能成为一生的好友的人会有几个?三个,五个,或者说一个都没有?
成为同学是很简单的事情,坐在同一个教室就行。成为好友则困难多了,你必须克服各种问题,身份不同、性格差异、才能有别……
所以,当看到奉太郎为里志的事情发火的时候,当看到里志因为才能的差距而痛苦但最终没有黑化仍然能与奉太郎坦诚相对时,我感动了,眼角悄悄地滑落了一滴液体,多么青春而励志的友情故事啊。

青春,浪漫而略带苦涩的味道。
十年后,是否觉得十五岁那段日子过得毫无缺憾?
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因为,我已经计划申请加入名为十七岁俱乐部的神圣组织,哇哈哈哈,永远的十七岁,所以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京阿尼,质量的注脚。
很多人对京都之前《日常》的表现很不满意,本人反而觉得还是不错的。这次的《冰果》先不论剧情故事,单单是那每一刻都是壁纸的可怕画工就令人为之侧目,冰果社刊、愚者的片尾、库特利亚芙卡的排序,每一个章节都有着其思想和内涵。
至于那慢热的推进,算是一道筛选的程序吧,挡住那些内心浮躁的人们,只有机缘巧合或者真正想要品味其中味道的同学,才能走进《冰果》的世界。

冰果,青春的群像剧。
闷骚的奉太郎,卖萌的千反田,还有一看就是配角命的里志与摩耶花,四个人两对男女,在古典部挥洒汗水的同时演绎着青春的戏剧。摩耶花的巧克力,里志的临阵脱逃,还有最后那一刻,千反田的委婉表白,奉太郎的终极脑补……
虽然我经常在普通青年和2B青年之间摇摆,但在看过了《冰果》之后,我确信我已经变成了一个彻底的文艺青年。
“开始冷起来了呢。”
“不,已经入春了。”
这才是一个文艺青年应有的表白方式吧。